|  无障碍浏览
渠县五举措扎实推动文化惠民扶贫工作
2017-04-27 00:00:0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渠县文体广新局采取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等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为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打好打胜文化扶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是积极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完善设施建设。对2017年文化惠民扶贫目标任务及时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分解落实责任,组织人员对2017年38个计划摘帽脱贫村文化室建设和7445户贫困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全面摸清现状,对标梳理问题,研究制定措施。拟定了《2017年渠县文化惠民扶贫工作方案》;编制了渠县贫困村文化室设备配置、贫困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工程、农家(社区)书屋补充更新和农村电子阅报栏制作等方案,及时上报市文体广新局审核,省局备案。
  二是全面推行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共享文化硕果。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和设施,开展各类免费开放活动,目前文化馆接待群众1.2万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1.8万人次,博物馆接待观众3万多人次; 60个乡镇文化站和已建成的村文化室全部配送了音响、电脑、二胡、腰鼓、耍锣、笛子和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并免费开放活动。已建成的492个农家书屋,目前,每个“农家书屋”配有铁质书架,共有书刊、图书、音像制品883004册(张),平均藏书达1700多册,每天免费开放时间6个小时,从而使农家书屋成为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留守儿童平时休闲、学习、积累知识的好去处。
  三是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满足群众需求。以文化活动为引领,积极组织文艺演出队伍,已先后深入到渠南乡、李渡乡、涌兴镇、三汇镇、中滩乡、静边镇、青丝乡、岩峰镇、贵福镇、安北乡、千佛乡、李馥乡、河东乡、万寿乡、鹤林乡、拱市乡、中滩乡、定远乡、宝城镇、琅琊镇、天星镇等20多个乡镇和贫困村开展了 “欢乐中国梦.幸福渠县人” 、“脱贫攻坚、文化同行”、“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等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同时,开展了春节期间文化惠民活动出。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800多场次,校园爱国主义教育放映180多场次。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三届快乐寒假影视连连看”活动,放映场次共计12场,影片约20部,观影人数达600余人次;组织18个放映队开展了“欢乐中国梦、幸福渠县人”电影大放送活动,在全县乡镇、社区、敬养老院等开展免费电影共计284场,观众近2万人次;正月十三在渠城万兴广场开展了“老家在渠县”2017年文化大拜年文艺演出活动,渠城上万名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通过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文化带来的实惠,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凝聚了发展正能量。
  四是深入推进“书香渠县”建设,引领全民阅读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社会各界群众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职能作用,创新阅读服务工作的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七进”服务活动。利用元旦节日期间,在万兴广场、滨河路开展了“走基层,送温暖”流动服务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举办“大道至简,厚德上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图片展,累计服务观众达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学校活动,在渠县三中、渠江一小、二小等学校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数字阅读宣传,并免费为学生办理读者证1000余张。
  五是大力加强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实施“种文化”战略。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举办了“渠县2017年度基层文化专干和文艺骨干培训会”,来自全县38个乡镇(脱贫村)的文化专干和文艺骨干近8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培训中对脱贫村文化室建设和管理、图书分类和编目、文化政策法规、腰鼓、二胡、笛子等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逐步做到将“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让文艺骨干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基层文艺骨干群的组织、参与能力和鉴赏、表演水平以及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能够对文化设施进行有效管理,积极组织基层群众开展引领性、示范性、经常性、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活跃村民文化生活,使文化活动更接地气,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办事服务 | 联系我们
蜀ICP备2021019137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