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督查组:
根据《中共达州市纪委达州市监察局关于对全市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的通知》(达市纪综〔2012〕32号)文件要求,我局积极行动,认真对照市政府《关于下达全市2012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达市府发〔2012〕3号)、市政府《关于调整2012年市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达市府发〔2012〕38号)及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分解下达全市2012年9月—12月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达市府发〔2012〕60号)等文件自查总结,现将各项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重点工作)
由中国文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农工委、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联和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中国•达州)活动(以下简称“展演活动”),2012年9月20—21日在我市成功举办。
为成功举办展演活动,我局作为具体承办单位自5月以来,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坚定信念和“以工作效果看成败,不以过程、付出看成败”的理念,咬定目标,强攻硬上,齐心协力,扎实苦干,切实抓好了展演活动各项筹备工作,打赢了展演活动攻坚战,确保展演活动实现了档次提升、规模提升、内容提升、特色提升、方式提升、内涵提升等“六个提升”,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群众、新闻媒体的广泛好评。开幕式暨首场文艺演出、红色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第三场文艺演出、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优秀新农村文艺节目1950名演员相聚达州,同台献艺;8场欢乐乡村行—县(市、区)广场群众文化演出活动,共有120个达州市自创节目参演,观演群众近3万人次;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座谈会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征论文330篇,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名文化工作领导、专家参加座谈,共商新农村文化发展大计,对评选出的65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在新农村印象全国版画作品邀请展上,共有130件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形式、反映“三农”题材的版画作品参展,全面反映了新农村的新气象、新面貌;达州市特色农产品展,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的32类100多种特色农产品参加了展示展销,签订购销协议1200余万元。
二、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项目建设情况(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项目是我市重大的文化工程、民生工程,也是我局承担的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意义重大。2012年市下达的目标是: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项目建设开工,完成年投资额5000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核心区域的建设选址、修建性详细规划、单体项目方案设计,核心区域的征地、拆迁、补偿和立项审批的前期工作,并于10月30日举行了“基地”建设的奠基仪式,截止12月5日已完成投资额6000万,超额超进度完成目标任务,预计到年底可完成投资额约6500万元。
在全国新农村展演基地核心区域建设主要作了以下工作:一是高效完成核心区域的单体方案设计。演展基地办公室也多次组织市文广、财政、住建、发改等部门和通川区政府同设计方就“基地”核心区域单体项目——达州市文化馆(含大剧院)、群众文化广场(含大舞台)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反复细致地研究和磋商,在确保核心区域总体布局和立面效果不变,并满足消防和建筑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对核心区域的方案设计进行了优化调整。二是切实做好核心区域征地、拆迁、补偿等相关工作。为确保基地核心区域年内开工建设,演展基地办公室会同市住建局、国土资源局、通川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措施、踏勘现场、全力推动。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住建局的项目选址意见和红线图完成了核心区域的勘界、放线与定桩工作。通川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征地事务中心仅用二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核心区域的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工作。经摸底核算:核心区域的用地面积为268亩。土地补偿、房屋拆迁、安置、拆迁人员社保、杆管线搬迁等相关费用约4376万元全部到位。三是强力推进核心区域场平项目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工作举措,仅用4天时间,完成了场平项目在市发改委的立项审批工作;市文广影视局督促设计方仅用7天时间完成了核心区域的方案设计、地勘设计和场平施工设计工作,并于10月4日全面完成了核心区域的地勘工作;市文广局、住建局、代建中心一道仅用5天时间完成了现场勘察,土石方丈量测算工作,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场平招投标方案,于10月18日完成了场平招投标工作,10月25日施工单位四川三和恒生建筑工程公司如期进场施工;市财政局及时评审了场平项目招投标预算,并作好了各项资金的保障和调度工作,全力确保了基地10月30日动工建设。四是加快完善立项审批前期工作。为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推进核心区域立项审批尽快完成,演展基地办会同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向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进行了多次汇报沟通,涉及的容积率、绿化率、广场面积超标问题经过积极汇报和优化方案,目前已得到全面解决,待省发改委批复。
三、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情况(重点项目)
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是我局承担的市重点项目,下达的目标是:年计划投资2000万。根据省广电局批复的规划,共需解决11016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共分两批实施。第一批解决4500个自然村点,每个点配备5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从今年3月开始实施,5月底前要求全部安装到位;第二批解决6516个自然村点,每个点配备6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每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折合人民币350元,共计投资2155万。
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工程实施前,我局认真做好了摸底调查工作,严格按照以县为单位编制方案、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成片推进的原则,结合全市地理环境复杂、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实际问题,科学规划编制建设方案,力求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户,让广大边远山区农民群众在国家实施的新一轮“村村通”建设中享受到实惠。在工程建设中,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市广电局长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顺利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围绕今年的建设目标,要求明确责任抓落实。
从今年3月到5月底,全市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4500个点,涉及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和万源市6个任务县(市),70个乡镇,211个行政村。覆盖农户22500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5万元。今年8月,我市第一批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广电局验收。
根据自查,我市4500个点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建设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建设完成,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工程管理先进高效,资料收集完整齐全。第二批需完成的6516个点39096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需等广电总局招标完成拨付到位后,才能着手开始实施。目前,全市6个任务县(市)已做好建设实施准备。
存在问题:目前我市虽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安装实施和资料收集等任务,但由于总局中央数据平台正在维修中,导致用户信息未能及时录入。另外,本地财政对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足额筹措。
除了做好上面三项由我局牵头的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外,还认真履行责任单位职责,积极配合市经信委做好了《达州市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达州市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的编制的修订、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积极筹备第三届展演活动
结合举办第四届达州市艺术节,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等全国、全省、全市性重大文化活动,统筹安排、尽早启动第三届展演活动。一是在节目创作、外请节目遴选等方面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二是进一步提升展演硬件设施。三是进一步加大新农村文艺题材创作力度,力争打造更多具有达州特色的新农村文艺精品。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包装和推介工作,做大做强达州特有的文化品牌。
(二)加快推进全国新农村展演基地核心区域项目建设
一是演展基地办将督促设计方加紧完成核心区域单体方案的深化设计,并按程序报相关部门评审。二是建议通川区委、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协调处理好现场施工中涉及的一些新增的有关拆迁、补偿、安置的问题。三是为了项目设计和建设的需要,剧院的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的设计要先期介入,基地办和市文广影视局要尽快按程序考察、比选一家具备一级资质的公司作为方案设计的承担者,完成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的设计工作。其设备采购(安装)报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开采购。四是市代建中心要加快场平施工进度、规范项目管理、确保质量安全,按照既定工期(90天),于2013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场平任务。通过采取错位施工的方法,1月底前同期完成核心区域的详勘工作;演展基地办将积极会同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代建中心一道切实作好主体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2013年4月底,启动单体项目的土建工程建设。五是演展基地办与同市投资促进局要着手研究“基地”中关于民俗博览街、美食文化街、游乐园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并形成方案上报市委市政府审定。
(三)认真做好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建设后续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强化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星工程第一批任务的各类资料和档案的收集归档。三是积极探索村村通长效运维机制,使之有利于村村通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村村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与省广电局的沟通衔接,及早启动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第二批工程建设。
达州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
201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