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352号提案 办理情况(B)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8-17 17:03:28

刘渠东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提案352号)收悉,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事业发展的珍贵建议。现将相关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达州拥有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三汇彩亭会、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渠县刘氏竹编、安仁板凳龙、开江拗棒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星光灿烂。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258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4个,省级29个,市级66个。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个,省级传承人34个,市级传承人50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14人,省级传习基地1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

一、关于科学合理制定保护规划的建议

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了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实施七大振兴行动的总体部署,其中包括建设文化旅游中心和实施文化繁荣行动两个重要内容,体现了市委对文化旅游工作的空前重视。围绕总体定位,市文体旅游局编制出台《达州市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加快建设渠县刘氏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园、开江县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产业园等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项目,大力培育非遗研学”“非遗康养”“非遗演艺”“非遗文创”“非遗民宿等非遗旅游项目,推动建设非遗数字资源库、数字非遗中心(馆)、非遗融媒体矩阵等。

二、关于加强文旅融合促进永续保护的建议

依托丰厚的非遗资源,我局积极加快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一是构建完善机制。健全普查机制、传承机制、申报机制等非遗管理制度,推进达州地方性非遗保护立法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名录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和生态保护区;三是实施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对省、市70岁以上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完成张一珍等1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验收;四是加强非遗传承创新。大竹东柳醪糟唐家老屋被命名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天府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评选出60道达州天府旅游美食报省文旅厅审核正式对外发布。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组织16家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活动,线上销售1676万元,线下销售100万元。

三、关于强化保障落实的建议

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人才工程,建设非遗专家队伍,加大非遗人才引进力度,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2021年,我市14名代表性传承人纳入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5名代表性传承人纳入第四批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今年正在进行达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书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选活动。同时,主动做好项目包装,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2021年我市《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获得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45万元,2022年《渠县刘氏竹编》获得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47万元。

、下一步工作重点

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推进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您的建议,我局将重点推动非遗传承创新,积极与现代接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民间艺人、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人才相结合,推动三汇彩亭会等非遗项目创新性传承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事业发展的珍贵建议!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2年8月17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