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兰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旅游品牌塑造、龙头景区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第073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整合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充分挖掘巴文化、红色文化、生态康养、乡村田园、古镇风情、温泉漂流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红色旅游、生态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漂流旅游等特色产品。联动重庆万州、开州、城口、巫山等区县,共同打造以达州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开州雪宝山等为主的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与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共推高峡平湖旅游线,塑造“大三峡 f 大巴山”知名文旅品牌。同时,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依托大巴山生态文化特色资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旅游休闲食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研发,融入文化元素,实现土特产向旅游商品转变,打造巴山食荟等特色品牌;开发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工艺品、生活化艺术品和纪念品,打造独具特色的达州伴手礼;打造文创街区和城市文化IP,形成网红旅游打卡地,增强全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命力。当前,达州文旅融合发展势头正劲,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通过“文化+”“旅游+”战略,在完善文旅发展布局、塑造“巴山夜雨•水墨达州”文旅品牌、实施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工程、做强文旅经济发展主体等多项举措,使文旅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重要引擎。
二、关于“突出重点,加强品牌创建和龙头景区培育”的建议
重点推动巴山大峡谷、八台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巴山云顶、龙潭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实施巴文化“一轴两翼”示范项目(主城区巴人文化旅游产业园和罗家坝、城坝国家大遗址考古公园)、大巴山生态康养旅游示范项目(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红色旅游“4 4 10”示范项目(4大红色旅游景区和4个红色文化旅游小镇、10个红色文化旅游村落)和25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逐步构建高低配置、类型多样、数量充足的旅游品牌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5个,巴山大峡谷创5A景观质量通过省级审核,八台山创5A工作全面启动并通过景观质量省级评审;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初步构建起自然观光、康养度假、山地漂流、温泉冰雪等多业态旅游产品体系。
三、关于“制定政策,加强营销和市场拓展开发力度”的建议
目前,达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核两区三带”(建设中心城市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建设北部巴山文旅旗舰引领区、东南部巴渠文旅精品展示区;打造中心城市休闲娱乐文旅经济带、北部巴山生态康养文旅经济带、东南部巴渠休闲度假文旅经济带)文旅发展布局。围绕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和“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印发《达州市推进巴文化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展示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形象宣传、企业负责市场拓展的工作机制,创新宣传方式、突出活动引领、推出惠民措施,刺激市场消费。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合重庆市、陕西组建“大巴山 f 大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推出高峡平湖、生态康养等六大联盟主题旅游线路。赴周边地区举办“春漫巴山、水墨达州”“清凉度夏、畅游达州”“巴风賨韵、秋意达州”“巴山雪国、冬游达州”四大主题营销活动,《巴山夜雨 f 水墨达州》文旅宣传片登陆央视一套,巴山大峡谷《战“疫”战“贫”:复苏山村好风景》在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创新推出“达州文旅苏醒游”“嗨游达州”等惠民措施,创新开展“云”旅游,成功举行“市长邀你游达州”四川省首场文旅网络直播推介活动等,大幅提升“巴山夜雨 f 水墨达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旅游大幅增长。下一步,我局将积极沟通财政部门,确立市级文旅发展资金方案,研制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对旅行社组织市外游客规模组团来达旅游实行奖励。
四、关于“实现大数据和旅游业有效融合”的建议
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互联网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智慧旅游产业升级。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省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有关要求,依托市本级政务云全面启动全市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文旅数据归集回流。目前,文旅大数据中心装修完工,平台系统建设已公开招标并确定中标单位,正在抓紧实质性建设中。顺应5G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设施建设,推动3A级及以上景区智慧化提档升级,完善资源管理、智慧导览、视频监控、票务预定、数字广播、智慧停车、智能厕所、信息发布等系统,利用智能终端数据收集和信息交互,进行游客安全管理和服务管理,变景区分散管理为协同管理、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真正实现全市文化旅游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全力提升达州科技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最后,感谢你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