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菲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根基“方言”的建议》(提案第503号)收悉,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事业发展的珍贵建议。现将相关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保持汉语多样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对于厚植文化内涵、滋养民族精神、浸润乡土人心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达州地方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据研究表明,其形成与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具有密切关系。当前,西南官话使用人口约2.7亿,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湖南等七省市,总体存续状况良好,因此未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门抢救性保护。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包含方言(西南官话)文化的非遗项目有约40余项,有传统音乐类“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苏二姐”“薅秧歌”、传统戏曲类巴渠河川剧艺术、川剧座唱、开江拗棒、巴渠童谣等,另有“安仁长沙话”等地方方言独具特色,是研究“湖广填四川”历史的活化石。
一、关于重视方言传承保护工作的建议
我们高度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研究。一是加强语言资源调查。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教语信〔2015〕2号)部署,我市积极推进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工作。目前,为期5年的语保工程一期已顺利完成,调查范围涵盖全市所有县(市、区),其中,宣汉县及万源市的纸笔记录和音像摄录质量经国家专家组验收达标。二是加强方言文化保护展示。加强巴渠河川剧艺术等传统剧目保护传承,收集优秀传统剧目保留名录,复排川剧折子戏《目连之母》“寻子”“开荤”两折,受到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节目。在安仁长沙话方言文化保护展示方面,建成安仁三绝陈列展览馆(安仁长沙话、安仁板凳龙、安仁柚子),系统展示安仁长沙话方言文化基本情况、历史发展等,系统保存安仁长沙话方言影像资料,有力保护方言文化。三是加强方言文化研究。重点加强安仁长沙话和“湖广填四川”研究,形成《四川达县“长沙话”记略》《达县安仁“长沙话”调查》《四川达州安仁乡“长沙话”语音研究》等学术成果,较为系统研究了安仁乡长沙话的语音系统及音韵特点,描述了安仁乡长沙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分析安仁乡长沙话在方言接触中的变化保留、消磨以及演变规律等,认为安仁乡长沙话属于湘语,与湖南长沙话相似性。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和宣传。加强与湖南长沙、涟源等地联系交流,拍摄《跨越三千里的传承》等专题记录片,系统展示安仁长沙话方言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达州方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完善方言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达州方言文化内涵挖掘、价值阐释,创新民俗文化展演形式,推动方言文化活化利用。
二、关于提高青少年方言教学的建议
始终把保护传承好语言文化作为体现达州教育特色、打造川东北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一是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积极申请国家、省级有关戏剧院团和地方文化艺术团到校演出,并将戏曲元素融入学校艺体活动,在文艺演出活动中融入戏曲类节目。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中心校结合少数民族特色积极开展“民间文化民间演”活动。目前,全市共创建了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所、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所。二是推动非遗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坚持保护和传承相结合,通过馆校合作、与社区互动的形式,创新、普及、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省级非遗“巴渠河川剧艺术”先后与达川区逸夫小学、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等学校进行了川剧传承传习普及教学和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有效激发中小学生对方言文化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做好以方言为载体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在四川省第五届中小学川剧传习及展演活动中,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选送的川剧节目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通川区第八中学校、达川区新达小学等7所学校获得传承奖。
三、关于破除方言认识误区的建议
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广泛宣传传承保护方言等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开展流动博物馆展览走进乡镇、学校200余场次,宣传达州历史文化知识。加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巴渠河川剧艺术”进校园活动,2022年开展“戏剧进学校”展演活动走进达川区实验小学、通川区荷叶街小学、通川区第七小学等,完成展演20场次,惠及学生逾7万余人次。
四、关于推广方言融入生活的建议
依托达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载体,积极宣传推广方言文化。今年以来,利用春节、元九登高、元宵、五一等节庆假日,成功举办“非遗过大年”“甘棠耍火龙”等特色文化活动,线上线下惠及群众121.4万人次,“四川观察”“四川卫视”“川观新闻”“封面新闻”等权威媒体争相报道63次,“元九登高节”期间,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宣传展示登高盛况,登高群众逾38万人次;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在城市中心广场、西外人民广场开展“非遗过大年”游艺活动,安仁板凳龙、万源钱棍、川剧变脸、舞狮舞龙等特色非遗项目轮番展演,吸引市民群众8.2万人次;2023年四川 f 开江第七届“甘棠耍火龙”热闹非凡,古迹游览、新村文化大比拼、彩龙船、千桌接龙宴、火龙表演等活动丰富多彩,盛会吸引全市及周边重庆梁平、开州、万州等地群众逾6万人次,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进一步推动方言文化走入群众生活、浸润人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宣传推介,高质量举办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举办万达开非遗展览交流活动,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国际全国节会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事业发展的珍贵建议!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