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网络直播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第035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达州拥有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三汇彩亭会、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渠县刘氏竹编、安仁板凳龙、开江拗棒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星光灿烂。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1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36个,市级73个,县级138个。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个,省级传承人34个,市级传承人50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14人,省级传习基地1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
一、非遗保护传承情况
近年来,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发展,我局持续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利用,推动非遗相关产业发展。一是大力推动非遗项目提档升级。法门武术等6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我市省级非遗项目增至36项。成功申报“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1个(四川大竹东柳醪糟),成功申报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1个(开江豆笋非遗工坊)。正式公布达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8个),组织各县(市、区)遴选公布第一批县级非遗工坊(47个)。联合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开展完成达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遴选公布工作,经各县(市、区)推荐、专家评选审核,认定公布碑庙米豆腐等14个非遗工坊为达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二是大力鼓励支持非遗生产性企业开展非遗产品促销,建立“天府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评选出60道达州“天府旅游美食”报省文旅厅审核正式对外发布。三是大力举办“非遗购物节”直播展销活动。充分利用第八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四川非遗购物节以及春节、元宵、元九登高、国庆等假日节庆,累计组织50余个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展销活动,其中,线上展销主要以直播带货方式,邀请专业主播展示介绍非遗产品和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积极与网友互动,有效增强美食类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线上销售2000余万元,有力推动非遗产业发展。
二、非遗网络直播推广情况
坚持多措并举,指导网络媒体、网络大V、网红等网络活跃力量,通过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播推广我市非遗文化。一是提升网络直播技能。充分借助各级各类平台,组织发动更多力量参与到网络直播传承非遗文化中,推荐动员非遗工作者、基层文旅工作者、新媒体从业者、乡村旅游从业者等参加由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指导,抖音集团协办的“直播天府”数字文旅新媒体技能培训,指导网络主播等群体参加“B站与网络媒体联动互动专题讲座”,帮助重点网络媒体具体运营团队更好地了解商业(社交)平台联动规则和传播规律,进一步掌握受众需求,提升直播水平和效果。二是开展网民采风活动。邀请各级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名人等对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包括非遗文化进行图文、视频直播,先后开展“网民点赞达州文旅产业发展”“走进历史名人故里”等网民采风活动,活动中推出一大批图文、视频直播产品,广泛对外宣传推介达州非遗文化。三是规范网络直播行为。举办网络名人座谈会、自媒体学法会等,向积极传播非遗文化的网络直播播主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主要网络平台运行机制,规范网络传播行为,避免触发账号封禁机制。同时,不断加强对达州本地网络直播舆情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涉达州本地网络直播、非遗文化负面舆情。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旅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