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4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8-30 17:15:09

僧希林委员:

你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以文旅融合为引擎,助推达州非遗新发展》(第44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相关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完善非遗保护相关工作制度,加快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顶层设计,将非遗保护传承纳入《达州市十四五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划》,构建完善普查机制、传承机制、申报机制等非遗管理制度,建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51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36个,市级73个,县级138个。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个,省级传承人34个,市级传承人50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14人,省级传习基地1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二是加强非遗传承人的考核管理。为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管理机制,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和退出机制,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完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管理工作,对省级非遗传承人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全面完成39名省级非遗传承人,评估结论均为合格及以上,其中7名省级非遗传承人获得优秀。全面考察非遗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开展传承实践、提升传承能力、妥善保管相关实物资料、支持非遗保护相关公共事业、配合进行非遗调查记录、参与非遗工艺性宣传以及传承补助经费使用情况等。评估结果作为享有传承人资格和给予传承补助的主要依据,对评估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将优先推荐纳入表彰和奖励范围,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评估不合格的将不再安排下一年度传承补助经费。三是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坚持多措并举,指导网络媒体、网络大V、网红等网络活跃力量,通过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播推广我市非遗文化,邀请各级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名人等对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包括非遗文化进行图文、视频直播,先后开展网民点赞达州文旅产业发展”“走进历史名人故里等网民采风活动,活动中推出一大批图文、视频直播产品,广泛对外宣传推介达州非遗文化。

二、关于推进企业开发利用相关建议。一是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5万元的补助资金,加强工作室建设,唐本栋醪糟加工工作室被达州市人社局、财政局评选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刘嘉峰竹编工作室被四川省委组织部、人社厅、财政厅、经信委和科技厅评选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推进非遗产业化,加快建设渠县刘氏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业园、开江县非遗展示中心等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项目,作为万达开川渝合作共建重点项目。三是大力鼓励支持非遗生产性企业开展非遗产品促销,开展天府旅游美食评选活动,评选出60道达州天府旅游美食报省文旅厅审核正式对外发布,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组织16家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活动,线上销售1676万元,线下销售100万元。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补助经费。向上成功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补助经费4.5万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11.5万元;五是大力推动非遗项目提档升级。推动法门武术等6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我市省级非遗项目增至36项。成功申报非遗四川 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1个(四川大竹东柳醪糟),成功申报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1个(开江豆笋非遗工坊),对非遗生产性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

三、关于本地居民参与相关建议。一是加强非遗业务培训,以能力素质提升作为文化人才建设的主要方向,先后举办乡镇宣传委员培训班、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培训班,指导开展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等培训活动,近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各类活动300余次,培训文化人才2000余名。同时,派出非遗骨干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文化部西部非遗培训班、省非遗培训班等培训,邀请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省艺术研究院等非遗专家来我市指导非遗项目《马渡山歌》申遗工作等。省级非遗传承人王义汇定期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三汇彩亭培训班,培养后备力量。二是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活动,培育、挖掘200余名优秀乡土文化能人、乡村代言人和魅力乡镇宣传推介达州,让他们常态化、持续性为乡土文化献智慧、闪光芒。三是大力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元九登高、元宵、五一等节庆假日,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观彩亭盛会 f 游阙里賨都三汇彩亭会暨五一旅游季活动、“‘五一非遗进景区 f 文旅共融促发展系列活动等;组织安仁板凳龙等10余项非遗项目参加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同步开展系列非遗传承体验活动40余场次,吸引参观群众20万余人次,在全市掀起非遗保护的新热潮,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关于专家学者指导相关建议。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巴渠工匠培育计划。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巴渠工匠名城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遗文化人才申报达人计划 f 巴渠项目中的巴渠文艺菁英”“巴渠工匠项目,2023年评选出巴渠文艺菁英”3人、巴渠工匠”3人,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伟荣获巴渠工匠称号。推荐达川区石桥镇法门武术第九代传承人姚德海、达州东部经开区安仁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仁板凳龙传承人谭显均、万源市古东关街道省级非遗项目巴山腰鼓传承人朱兴元等20人申报入选省级文化能人。二是加强专家团队建设,组建达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专家库,组建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服务团,指导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相关工作,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产业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旅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830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