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25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8-30 17:59:05

饶猛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打造具有达州特色伴手礼产品的建议》(第425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突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规划。我市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明确纳入全市文化旅游1 4 2政策体系,即1个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4个规划:《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展示利用总体规划》《达州市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达州市十四五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划》《达州市加快建成行在大三峡、游在大巴山、醉在大氧吧的文化旅游中心规划(20202026)》;2个方案:《加快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的实施方案》《达州市文体旅游产业培育方案(20202025年)》。从顶层设计上,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二是争取支持。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全力争取文创扶持资金,积极研制大力推进文创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争取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文创产品或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生产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奖励扶持等从而发挥政府大手牵小手作用,助推文创企业发展。

二、着力搭建平台,助推产品营销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积极引导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开设本地旅游商品、文创产品购物点,引进市场主体打造达州市文旅产品展销中心和巴山食荟展销中心,并同步开通网上商城。达州市文旅产品展销中心设置文创产品专区,共展示展销达州文创产品60余类、旅游商品近300类,2023年至今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有力提升了达州文创和旅游商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二是加强跨区推广。加大舟山、达州两地消费平台整合,积极对接舟山市商贸集团,成功推荐巴山食荟在该集团菜篮子工程直营店上架销售。加强成渝双城圈合作,组织达州特产销售、生产企业积极参加精品川货重庆展销周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开州香肠美食文化节万州烤鱼节等节会活动,组织开展巴山食荟专题推介会,着力提升巴山食荟品牌知名度。三是做好展会展销。依托秦巴会、西博会、国际熊猫消费节、川货全国行、川行天下、国际采购商大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展会活动平台,组织达州特色产品进行展示展销,让更多的达州特产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提升达州特产知名度,进一步拓展达州特产消费市场。四是着力电商赋能。顺利举办第三届巴山食荟达州脆李电商节,在脆李采摘园打造巴山食荟消费场景,达州脆李累计网销175.7万单超5000万元;举办达礼出达电商选品会暨“6.18”促销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直播赋能,达州特产走进千家万户。

三、强化人才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一是组织参加行业培训。组织文旅行业部门负责人文博、景区相关单位负责人10余人参加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四川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培训项目后疫情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专题班、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文创行业人才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人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助力疫后时代文旅经济的恢复振兴。二是强化赛事活动交流。坚持大赛引领设计、加快研发,强化文创产品经验学习交流,积极组织我市特色产品企业或特色文创产品参加全省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大赛、四川省文创大会、天府文创大赛等赛事活动,先后举办了达州市首届、第二届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目前正在开展2024年达州市文创大赛作品征集工作,拟于11月份完成作品评选及展示。通过赛事活动进一步提高特色产品企业、艺人及从业者的创意创新能力,从而推进以文化为底蕴,以创意、资本和科技为驱动文旅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增强巴风賨韵 水墨达州文旅品牌及文创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深挖文化内涵,加快产品研发

一是注重文化底蕴,加快文创研发。围绕全市的名人、名地、名产、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等,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竹根石文化、地方特产、地方轻工、地方特色美食八大主题抓好文创产品的设计、包装、改造、升级等工作。目前,已设计制作推出一批以巴文化茶具礼盒、萌宠巴小虎IP小夜灯、本土文化胸针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为代表的文创产品6600套,并完成达州文旅IP“巴小虎商标申请和版权注册,授权邮政集团达州分公司试点生产销售巴小虎文创系列产品,并逐步推广其他优秀设计作品向商品转化。二是完善标准规范,做强农特产品。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积极培育了一批如大竹白茶、渠县蜂糖李、开江大闸蟹、旧院黑鸡(蛋)等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品,成为消费者的后备箱品伴手礼礼品。目前我市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11个、特色手工艺品1个,创响了以巴山食荟““巴山青为引领的地方特色产品品牌。三是利用独特资源,打造优质产业链。以达州资源禀赋为基础,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小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开发乡土特色产业。打造了万源富硒茶、宣汉桃花米、刘氏竹编、开江豆笋等一批乡土特色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830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