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8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8-30 18:00:23

王小凤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489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加大投入,合理统筹财政资金

为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市积极拓宽农旅产业投入渠道、深化培育扶持、强化动态监控,最大限度释放活血效应,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财政力量。一是统筹整合市本级涉农资金。印发《达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六条措施》,明确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县级财政对新认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分别给子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农业主题公园、甲级乡村旅游民宿、四星级农家乐分别给予5万元奖励。2021年以来,我市已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0万元,支持通川区、达川区等地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二是用好用活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保障文化惠民下基层农村文艺演出活动经费200万元,2023年争取上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共计1200万元,用于农村公益电影和农家书屋建设经费290万元。三是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会同财政、农业、交通等部门,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支持力度,累计整合财政资金100亿元以上,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项目30余个,累计投入近120亿元,建成万花源乡村旅游公路、三官场古村落旅游公路等乡村道路10余条。

二、加大支持,助推融合发展项目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出台《达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并在资金、用地、人才、改革创新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每年单列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予以保障乡村振兴用地,其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用地由市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种养殖等设施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农村宅基地由县级人民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及占用审批,农业农村部门或乡镇审批宅基地。如指标不足的,市级可统筹解决。二是建立奖补机制。对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市财政一次性给予所在县(市、区)政府奖补30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4A级景区的,市财政一次性给予所在县(市、区)政府一定奖补。积极研制全市文旅产业扶持政策奖补办法、支持鼓励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措施等扶持奖补政策,2018年以来,共发放奖补资金1450万元,推动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以真金白银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蓄势赋能。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对接国、省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横向对接财政、发改等部门,整合使用文物保护、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重点项目、重要景区建设。2022年,为稻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争取到省上80万元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为大竹云峰茶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到省上1000万元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专项资金;2023年为渠县刘氏竹编争取到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专项资金800万元,2024年为515艺术创窟争取到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专项资金800万元。

三、加大统筹,建设融合发展示范点

一是规划引领,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出台《达州市文体旅游产业培育方案(2020—2025年)》《达州市十四五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划(2021—2025年)》达州市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9 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实施意见》《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围绕构建一心两组团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打造北部度夏康养型东南部城郊休闲型两类乡村旅游产品,培育春漫巴山、水墨达州”“清凉度夏、畅游达州”“巴风賨韵、秋意达州”“巴山雪国、冬游达州四季主题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推动乡村资源景观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点化、景区化建设步伐,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性和可复制性的农文旅示范样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二是拓展功能,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文游、教育、体育、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助推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品变商品,创建了乌梅山、庙安花果山、汉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类A级景区18个,建成了万源茶文化原乡、巴山云海茶文化中心、大竹云峰茶谷、牛卯坪农耕文明保护区等一批农文旅融合景点,打造了乡村旅游特色线路7条。目前,全市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160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全国村一品示范村镇11个、天府旅游名镇名村5个,国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26个,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7个、省级农庄15个、市级美丽休闲乡村27个、市级农业主题公园24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8个,宣汉县荣获“2022年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万源茶旅融合环线2日游入选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四、加大合作,共建融合发展示范带

一是抓好资源整合,打造业态产品。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机遇,充分利用万州、开州、梁平、南充、广安等毗邻地区文旅资源相融性和互补性,抓好资源整合,联动塑造区域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成功签订《大巴山大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出台《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文化旅游专项工作行动方案》《万达开云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工作方案》等文件。与广元、巴中、广安联合推出伟人故里 f 川陕苏区红色游精品线路,雄奇古蜀道 f 神秘巴文化”“壮丽川东北 f 山水生态城绿色旅游线路,实现川东北五市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川东北天府旅游名县联合推出周游川东北精品红色线路;万达开云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共建优质粮油、优质生猪、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生态茶叶、乡村旅游等产业带,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以上,不断拓展农旅产品影响力,共育大三峡 f 大巴山乡村旅游品牌。二是强化活动造势,激发市场活力。以冰雪运动、生态康养、田园休闲、巴賨探秘、红色旅游、宗教民俗、精品民宿为主题,整合推出7条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的四季乡村主题游线路产品,积极组织到渝北、城口、南充、西安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持续举办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乌梅旅游文化节、庙坝桃花节、开江荷花节等乡村旅游节会活动,不断提升我市乡村农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会活动20余场。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持续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镇、村示范点创建工作,鼓励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二是擦乡村农文旅产业品牌,依托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民族村居等资源禀赋,以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精品线路,建设地标项目,培育土特产品为抓手,持续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健全线上 线下组合推介营销体系,扩大农文旅品牌影响力。三是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在产品开发、资金落实、示范建设、品牌创建、宣传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促进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从而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体育、旅游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830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