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06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9-26 09:42:51

张燕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第006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协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下,我市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强化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文化队伍日益壮大、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效显著,在助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客观情况分析看,我市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正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用发挥不平衡、载体内容不够丰富、片面行政手段推行、与自媒体融合不够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以实施《十四五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规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计划、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为抓手,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根据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换届后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协调组,推动全市文化馆联盟、图书馆联盟、博物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向乡镇和村(社区)延伸,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村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参加全国县级以上文博图三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努力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活动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各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巩固免费开放成果,进一步完善全市文化场馆(站、中心)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门类和项目。切实巩固基层文化创建成果,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全民艺术普及基地、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魅力乡村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升良好的设施条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是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达州市巴遗址遗迹保护条例》《达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围绕五个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以成届次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以及千龙千狮闹新春”“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诵中秋等传统节庆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全市各级文艺院团、文化馆、群众文艺队伍创作更多具有巴渠特质、达州气派的文艺精品,参加各类惠民演出、展演、比赛。鼓励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推广宣汉县编辑出版《宣汉土家艺苑》《宣汉土家民歌》《土家余门拳》系列书籍、教学视频的典型做法,推动其他县(市、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达州文化、讲好达州故事、塑造达州品牌,引发心理共鸣。与住建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通过普查、发现、论证、申报,分期分批评选命名优秀传统村落。

四是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持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年组织全市中高级专业文化干部深入基层定点辅导,帮助基层文化队伍提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欣赏、自我提升的能力和水平,并力争每年新组建50支以上特色文化队伍。切实加强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水平和责任感。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队伍建设,针对乡镇和村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在202412月底以前完成全市各行政村文化志愿者(文化管家)的重新招募、注册、登记工作,广泛吸纳乡村老党员、老干部、复转军人、经济文化能人、道德模范等乡村能人参与公共文化自愿服务活动。结合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魅力乡村创建,发掘、培养、包装、评选一批乡村文化代言人。

五是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系列文化活动,重点向边远山区和特殊群体倾斜,确保每年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惠民演出不少于1800场、巴渠大讲坛公益讲座不少于400场、文化精品展览不少于400场,实现全覆盖。全域开展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活动以及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乡镇和行政村自主举办四季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全民阅读、“4.23”世界读书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文化活动向基层倾斜,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众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75          



主办单位: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