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扶持夜间经济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344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指导夜间文旅发展
市文体旅游局结合实际,牵头编制了《达州市加快建成“行在大三峡、游在大巴山、醉在大氧吧”的文化旅游中心规划(2023—2026年)》,于2023年12月以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规划提出“依托‘两馆一街’、莲花湖湿地公园、梨树坪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建设两江四岸夜间经济综合体”、“实施夜间亮化工程”等文旅夜间经济发展措施。目前,我市在已形成的凤凰山巴人文化广场、莲花湖巴山大剧院广场“巴风虎舞”“舞动巴山”等一批城市广场地标文化景观基础上积极打造达川区三里坪巴文化主题街区、万源市太平记忆街区、渠县賨人里特色文化街区、开江县开街等特色文旅消费街区,打造达州大小北街主题街区、蒲草田文创园等一批重要城市节点的巴文化文创景观,丰富达州市夜间经济业态,推动达州市夜间经济发展。
二、完善服务配套,保障夜间文旅消费
为保障达州夜经济能够持续有序发展,我市进一步完善夜经济街区水电气供给、厨余垃圾收集、餐饮油烟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适度延长周边公厕开放时间,开放41座公厕为24小时公厕,新增395个路内临时停车,助力达州“夜经济”发展。根据夜间经济特点,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适时调整监管力量、时段和频次,探索实行错时监管、实施审慎监管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夜间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对情节轻微、危害后果轻微的违法行为,从轻或免于处罚,激发商家经营和百姓消费活力;成立夜间突发事件应急小组,针对夜间经济出现市场秩序突发事件,迅速组织、协调相关应对处置工作,按有关规定做好信息报告、发布和应急响应,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及重要事项。依托属地派出所发动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建立联勤巡防机制,采取定点巡逻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重点时段夜市摊点及周边的巡防力度,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旅游热线整合至达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24小时实时处理文旅夜间消费问题,保障文旅市场秩序稳定。
三、深化文旅融合,丰富夜间文旅市场
市文体旅游局制定实施《2024年达州市文体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市、区)文旅部门结合各地特色文化和文旅市场需求,创新推出夜间街头艺术表演、音乐节、沉浸式剧目演出等文旅消费项目,吸引游客驻留消费。在通川区人民公园和达川区三里古街举办展灯会游园活动,巴山大峡谷景区推出“夜游巴山”“土家族民俗表演”“土家族婚嫁表演”和迎客舞篝火晚会等特色项目,渔人部落景区举办“首届 5D 灯光美食节”,在达州高新区梨树坪湿地公园举办荧光夜跑活动,渡口巴人风情小镇、大巴山茶文化原乡等地常态开展“水舞秀”“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灯光秀”等特色夜间演出活动,发挥主城区升华广场、莲花湖、巴山大剧院等街区、场所特色优势,常态化举办音乐节、美食节、电音节等特色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制定实施《2024年市本级文体旅游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计划年发放市本级文体旅游消费券300万元,已在“五一”“端午”“暑假”三个档期发放210万元,刺激市民、游客消费欲望。鼓励引导博物馆、图书馆、巴山书画院、非遗陈列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市民、游客需求。通过文旅达州微信公众号、达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渠道对达州文旅消费优惠措施、文化节日活动、体育赛事、旅游景区等进行广泛宣传,提升我市文体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外省市旅客来达旅游。
下步,市文体旅游局将根据您所提建议,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工作实际,抓牢抓实做好促进我市夜间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一是持续强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品牌创建,支持指导我市现有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力争在2025年、2026年分别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二是丰富夜间消费促进活动,紧抓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市县联动”原则,聚焦“食、游、购、娱、体、展、演”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促消费活动。三是引导夜间经济健康发展,主动配合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相关部门,对发展夜经济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全面促进,积极营造良好的夜间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全面激发夜间消费经济活力。
最后,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2日